台灣之光—高粱酒的簡單介紹

簡單認識高粱酒

金門高梁酒以清澈透明、質地純淨、芳香濃郁著稱,是蒸餾酒的一種,亦是中式白酒的一種。中式白酒的定義,因時代、地域而別,1949 年前的稱謂有:燒酒、白乾、高粱酒、包穀酒、薯乾酒等等,現又稱為蒸餾酒,但蒸餾酒並不一定是白酒,如白蘭地、威士忌等也是蒸餾酒。

目前大陸稱為白酒之定義為凡以澱粉或含糖植物(水果除外)為原料,以麴、酵母等糖化發酵劑,經蒸煮(或不蒸煮)、糖化發酵後,再經蒸餾而得到的酒,統稱之為白酒,而用食用酒精配製的酒亦列為白酒類。而在臺灣,習慣上一直沿用高粱酒的名稱,實際上並未做嚴謹之定義,所謂之「高粱酒」是指以高粱為主要原料之傳統式「固態發酵」蒸餾酒。

中式白酒香型分類

中式白酒的「香型」分類眾多,清香型、醬香型、濃香型、甚至還有豉香型、米香型、藥香型……等等,金門高粱酒原被視為清香型白酒,但是,金門香型陳年後,會發展出醬香,而高濃度的金門高粱酒經過陳年後,則會發展出濃香特徵,雖然金門高粱酒在不同條件下可能發展出其他香型的特徵,但不被視為兼香型或馥郁香型白酒,而是自成一派的「金門香型」。

此外,關於金門高粱「不上頭」(不會宿醉)的說法,也是由於其固態發酵以純天然原料搭配獨特方法精釀,酒質精醇,其中甲醇及雜醇油等易造成頭痛之物質含量,均遠低於其他酒類,且金門高粱酒之酸、酯含量較一般酒為高,酸酯含量高除了是評定好酒的一項指標,更不易引起宿醉。

圖片來源:取自網路


原料:小麥、高粱

提到高粱酒製作所需要的原料,首先是小麥,主要用來製作酒麴,這是高粱酒的製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,國內自產的小麥數量極少,主要仍仰賴進口,其中有 95%來自於美國,其餘產自加拿大及澳洲。一般認為最適於製麴的小麥,必須蛋白質含量低、澱粉含量高,因為攸關於麴塊的結著性,是否利於菌類的繁殖,因為在培麴的過程中,需要有良好的載體,才能自然生成有益的微生物群。高粱酒的主要風味「麴香」,也與自然生成的菌種息息相關。

再來是高粱,高粱大致可分為「白高粱」與「紅高粱」,而紅高粱亦有細分,大粒高粱多屬梗性,用它所製的酒甜度高、順口、好入喉,但香味較平淡;而小粒的高粱多屬糯性,香度高且香味豐富,製成的酒具濃烈、嗆辣感,但產量少。

高粱榖粒的內容物多為澱粉顆粒,外包一層油蛋白質及脂肪等組成的膠粒層,易受熱而分解,經蒸煮和發酵後,其衍生物為香蘭酸等酚元化合物,能賦予高粱酒特殊的芳香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台灣不只有金門高粱,玉山高梁在2021年國際烈酒競賽奪9面獎牌

中國酒界神話—貴州茅台不是所有酒都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