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中國酒界神話—貴州茅台不是所有酒都漲!

圖片
 茅台是醬香型白酒的鼻祖,其中的貴州茅台酒價格突破天際,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,珍稀程度堪比年份威士忌。 茅台是甚麼? 中國的三大名酒「茅五劍」是指茅台、五糧液、劍南春。 其中的茅台是典型的醬香型的白酒,原產於中國貴州茅台鎮,而最為人熟悉的品牌,便是現時價格水漲船高的「貴州茅台」。 漢朝時有一種名酒「枸醬」被視為茅台的雛型,及至清朝年間,貴州茅台鎮的燒房已大量湧現,酒香四溢,當時亦有「回沙茅台」、「茅春」、「茅台燒春」等作品遠銷各地,清道光年間的《遵義府志》:「茅台酒,仁懷城西茅台村制酒,黔省稱第一。茅台燒房不下二十家,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」從此奠定了貴州茅台鎮為中國第一酒鎮的地位。 圖片來源:取自網路 製作方式 茅台以醬香突出、酒體醇厚、回味悠長聞名,其製作方式也頗為繁複。 茅台酒的原料為紅纓子高粱,經製麴發酵後進入製酒流程,當中經歷9次蒸餾、8次發酵、7次取酒,歷時整整一年,陶壇封存又再多幾年,酒精度可高達42% - 53%。 茅台不僅需要高超的製酒工藝,而且時間成本高昂(同時可陳年),這些都是茅台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。 茅台種類 2018至2021年間,貴州茅台的市值由一萬人民幣暴升至三萬億元,堪稱中國酒界神話, 不過市面上流通的 貴州茅台酒款 非常多種,有 「 貴州茅台酒」、 「 茅台迎賓酒 」 、 「 茅台王子酒 」,還有許多的年份酒,彼此的 價錢卻有著雲泥之別 ,當然這也是針對不同消費群的策略之一。 茅台迎賓酒 市場價格定位最低,符合茅台的生產標準,但規格較低,基酒生產一年、勾兌成品存放一年以上出廠。產量主導,沒有收藏價值。 茅台王子酒 價格略高於茅台迎賓酒,級數也稍高,製作需時3年,同樣沒有收藏價值。 貴州茅台酒 最常見的 貴州茅台酒 款。在外銷、內銷上有著多個版本,現時市場主流的貴州茅台酒多為2009年後的新版 ,如果有著一定的陳年時間,如15年、30年,甚至50年的老酒,其價值可以高達數萬元人民幣。 圖片來源:取自網路 不過茅台的陳年時間,並不如蘇格蘭威士忌嚴謹,以往中國發生過關於茅台老酒虛假宣傳的訴訟。 2019年,四川有一案例指控貴州茅台的30年與50年陳年茅台,都是以15年的基酒勾兌而成,並非如一般消費者理解中的熟成30、50年。時至今天,中國茅台在「年份酒」的標籤與定義都缺乏嚴格規範,如新酒與老酒的比例、宣傳上的字眼等等亦沒有確切法規...

台灣不只有金門高粱,玉山高梁在2021年國際烈酒競賽奪9面獎牌

圖片
玉山高粱,為國爭光 嘉義酒廠高粱酒於2021年國際烈酒競賽(International Spirit Challenge,ISC)超過1800款作品參賽中,勇奪3面雙金牌、1面金牌及5面銀牌殊榮。 3面雙金牌最高榮譽由「 玉山頂級陳高 」、「玉山瓷瓶茅台」與「大麴酒(蔣公87歲壽酒)(60周年慶懷舊紀念酒禮盒)」獲得。 玉山頂級陳高:酒精度50%,清香中帶濃香型白酒之特色,酒液晶瑩剔透、酒味醇厚回甘、入口清爽甘冽,誠為高粱酒之珍品。 玉山瓷瓶茅台:酒精度54%之高酒精度,濃香型大曲高粱酒。酒澈透明、酯香濃郁、香醇甜淨、醇厚味長。 大麴酒(蔣公87歲壽酒)(60周年慶懷舊紀念酒禮盒):由資深調酒師傅精心摘取第一道酒頭,去蕪存菁後,入甕儲存3年以上陳化,風味甘醇柔和,值得細細品嘗。 「玉山頂級陳高」(右)與「玉山瓷瓶茅台」,獲2021年倫敦國際烈酒競賽雙金牌肯定。圖/摘自玉山大曲-嘉義酒廠官方臉書。 得到金牌的「玉山台灣原窖八年陳高(瓷瓶玉山圖)」,將當代知名水墨畫家蘇峰男教授所繪玉山圖樣融入陶瓷,讓視覺、嗅覺、味覺深切的感受陳年高粱酒之美,同時彰顯行家的尊貴心靈與地位。 獲得銀牌的5個酒款分別是: 玉山三年台灣高梁酒(黑瓷瓶) 玉山三年台灣高梁酒(紅瓷瓶) 中山先生紀念酒 玉山高粱酒 八年甕藏(帝雉)(普銷版) 玉山高粱酒十二年甕藏(紅麒麟) 關於國際烈酒競賽(ISC) 來自 英國倫敦的國際烈酒競賽(ISC),每年共超過1,300個酒款及70個國家以上的品牌參賽,為國際間公認具有權威性、公信力與影響力的烈酒競賽之一 。 由世界各地著名酒廠的調酒師、蒸餾專家、品酒專家及酒類專欄作家所組成的專業評審團,透過長達一星期的嚴格盲飲品評,針對各酒款的香氣、口感、尾韻等綜合表現進行評分,在比賽中獲獎的酒款即代表品質備受國際專業人士肯定。 ※ 提醒您: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文章出處: 嘉義酒廠高粱酒好強!2021年國際烈酒競賽奪9面獎牌 | 流行消費 | 生活 | 聯合新聞網 

台灣之光—高粱酒的簡單介紹

圖片
簡單認識高粱酒 金門高梁酒以清澈透明、質地純淨、芳香濃郁著稱,是蒸餾酒的一種,亦是中式白酒的一種。中式白酒的定義,因時代、地域而別,1949 年前的稱謂有:燒酒、白乾、高粱酒、包穀酒、薯乾酒等等,現又稱為蒸餾酒,但蒸餾酒並不一定是白酒,如白蘭地、威士忌等也是蒸餾酒。 目前大陸稱為白酒之定義為 凡以澱粉或含糖植物(水果除外)為原料,以麴、酵母等糖化發酵劑,經蒸煮(或不蒸煮)、糖化發酵後,再經蒸餾而得到的酒,統稱之為白酒 ,而用食用酒精配製的酒亦列為白酒類。而在臺灣,習慣上一直沿用高粱酒的名稱,實際上並未做嚴謹之定義,所謂之「高粱酒」是指以高粱為主要原料之傳統式「固態發酵」蒸餾酒。 中式白酒香型分類 中式白酒的「香型」分類眾多,清香型、醬香型、濃香型、甚至還有豉香型、米香型、藥香型……等等 ,金門高粱酒原被視為清香型白酒,但是,金門香型陳年後,會發展出醬香,而高濃度的金門高粱酒經過陳年後,則會發展出濃香特徵, 雖然 金門高粱酒 在不同條件下可能發展出其他香型的特徵,但不被視為兼香型或馥郁香型白酒,而是自成一派的「金門香型」。 此外,關於金門高粱「不上頭」(不會宿醉)的說法,也是 由於其固態發酵以純天然原料搭配獨特方法精釀,酒質精醇,其中甲醇及雜醇油等易造成頭痛之物質含量,均遠低於其他酒類,且金門高粱酒之酸、酯含量較一般酒為高 ,酸酯含量高除了是評定好酒的一項指標,更不易引起宿醉。 圖片來源:取自網路 原料:小麥、高粱 提到高粱酒製作所需要的原料,首先是小麥,主要用來製作酒麴,這是高粱酒的製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,國內自產的小麥數量極少,主要仍仰賴進口,其中有 95%來自於美國,其餘產自加拿大及澳洲。一般認為最適於製麴的小麥,必須蛋白質含量低、澱粉含量高,因為攸關於麴塊的結著性,是否利於菌類的繁殖,因為在培麴的過程中,需要有良好的載體,才能自然生成有益的微生物群。高粱酒的主要風味「麴香」,也與自然生成的菌種息息相關。 再來是高粱, 高粱大致可分為「白高粱」與「紅高粱」,而紅高粱亦有細分,大粒高粱多屬梗性,用它所製的酒甜度高、順口、好入喉,但香味較平淡;而小粒的高粱多屬糯性,香度高且香味豐富,製成的酒具濃烈、嗆辣感,但產量少。 高粱榖粒的內容物多為澱粉顆粒,外包一層油蛋白質及脂肪等組成的膠粒層,易受熱而分解,經蒸煮和發酵後,其衍生物為香蘭酸等酚元化合物,能賦予高粱酒特殊的芳香。

台灣之光—高粱酒的製作過程

圖片
簡介 中式白酒的傳統製酒工藝作法,可以區分為 「純糧固態發酵」、「液態發酵」、「固液勾兌」 以及利用食用酒精與香料所混合出來的「合成酒」,而最傳統、同時也是金門高粱的製酒工藝便是「純糧固態發酵」。 使用「純糧固態發酵」這種釀酒工藝所生產出來的高粱酒,風味上可以說是最純正的。 然而,在成本的考量之下,目前市售高粱酒幾乎都以 「液態發酵」為生產方式,不須蒸煮原物料,直接加水加入一般的麴粉,即可入桶發酵。因為能夠節省原料及縮短製程時間,已然成為台灣高粱酒製酒工藝的主流。相較於液態發酵的出酒律高達 85%,固態發酵出酒率只有 46%~50%,由此可見金門高粱的珍貴。 能夠產出優質酒品的固態發酵,指的是原物料經過蒸煮後,將乾爽的原料加入天然落菌的麴粉入池發酵,釀造過程都必須要靠人力,而且發酵所需時間較長,製酒成本更是其他工法的三倍,雖然古法技術耗時又費工,酒質卻相當地天然醇厚。 製作流程 金門高粱酒的製造過程,主要可以分為 「製麴」、「釀酒」、「包裝」、「窖藏」 四個階段。 一、製麴 「麴」,是一種含有麴菌的物質,麴菌一旦加入蒸米或麥類、高粱攪和時,就能將澱粉轉化成葡萄糖,而產生酵母菌用以製造酒精。為能讓高粱酒能夠順利地發酵,製麴就成為必要的步驟。高粱酒的風味、品質及產量,關鍵性主要都是取決於酒麴的好與壞。 所以釀酒之前要先「製麴」。「麴」又稱「酒母」,用來培養釀酒所需的微生物。金門酒廠的麴是以小麥製成,將小麥磨成粉之後攪拌,再用機器壓製成方形的「麴塊」。 圖片來源:取自網路 接著將麴塊帶到麴間進行「培麴」,讓微生物附著在上頭。培麴的過程中,需要適時用人力翻動,讓它發酵均勻,也要嚴格控管麴間的溼度和溫度。培麴大概要花一個月的時間,這時候微生物的活力最旺盛,接下來就會慢慢下滑,要在它最有活力的時候用掉它。 注:另外,大家可能會注意到,金門酒廠的麴塊中間有一個圓形的洞,這個設計是他們發明的。早年,金門酒廠發現麴塊的中央不容易乾,會發霉而產生酸敗味,於是乾脆把中央挖掉。 培麴作業完成之後,接著就先「堆麴」將它存放起來,要使用的時候再用機器「磨麴」將它磨成粉狀使用。 中式白酒的固態發酵並不會先進行高溫殺菌,酒麴是生的,利用麴上所生長的各種真菌、細菌及酵母,同時進行糖化和發酵,且不會一次全部發酵完畢,釀造原理與使用液態發酵的西方烈酒液態發酵很不一樣。而酒麴上的微生物,大部分來自四周環境...